您好,欢迎来到深圳市皮革行业协会!
登录 / 注册 / 客服咨询:0755-25595619

关于协会

首页>关于协会>发展历程

发展历程

  • 第一阶段,行业初建
    1979~1987年是深圳皮革工业初建阶段。开办的企业95%以上是接受港商的加工任务,开展“三来一补”业务。
  • 1988~1998年,随着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,亚洲“四小龙”纷纷在中国内地建离岸生产基地,深圳毗邻香港成了这次转移的重点。台商集中来深圳投资办皮革企业,港商在深扩大投资。

    1991年,深圳市皮革鞋业商会(行业协会)成立,到1995年,其中港台资和外资占总资本金的41.6%。在此阶段,深圳皮革工业的产品进行了升级换代。

    1988~1998年,深圳皮革工业形成了资金以港台资和外资为主,产品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生产格局。据海关总署和深圳市海关统计资料, 1993至1998年深圳皮革工业连续六年排在全国皮革行业大、中城市的首位。

    到1998年,深圳皮革工业已基本建成鞋类、皮具箱包、皮革服装、原辅材料及皮制品部(配)件等产业要素基本齐全的完整体系。


    第二阶段,完成产业体系整体布局
  • 第三阶段,行业高速发展

    1988~1998年,2000年商会更名为深圳市皮革行业协会。同年,深圳皮革工业出口总值达到19.96亿美元,占全国皮革工业出口总值16.95%,占广东省皮革工业出口总值的42.3%。
    进入21世纪开始,鞋包、皮具与皮革工业都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。主要表现为:内销品牌极具放量,外销订单继续增长,粗放型加工生产逐步减弱,批发贸易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现。以内资为主的企业不断扩大行业占比优势。

    伴随着2007年国内鞋履品牌“百丽集团”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,鞋履及皮革行业进入到成长快车道。

    2015年后,随着深圳土地成本的不断推高,人口红利的不断缩小,材料成本也在快速上涨,以及深圳市提出的产业结构优化、老旧工业区的腾笼换鸟,致使鞋包、皮具及皮革工业受到严重打击。加之作为传统制造业为导向的鞋包皮具行业,在面对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变化过程中,不能及时适应市场、适应消费变化,从而导致行业企业的经营发展面临更多风险。

  • 2015年开始,行业进入转型调整期。产业链开始分化,生产外迁内移,供应链收缩,品牌升级发展开始加速,产业链顶层模式发展初现成效。如鞋包品牌聚集、渠道品牌聚集,以及制造品牌留守、科技企业进入传统产业深耕等等,都预示着行业发展已经开始迈入数字化时尚产业。

    第四阶段,产业转型与升级
  • 第五阶段,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
    庞大的产业背后,是深圳鞋包产业链上下游及产业布局的重新调整:
    ◆跨区域产业共同体已经形成 
    随着深圳鞋包企业“外迁”和“内移”的不断调整,产业布局已经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形成了新的跨区域、跨国界的鞋包“产业共同体”,生产布局将在国、内外之间形成新的平衡(主要在中国与东盟);
    ◆中国消费市场的崛起   
    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市场,将成为带动亚洲鞋包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;国外品牌希望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。中国鞋包品牌的升级全面开启。
    ◆产业转型与升级
    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不断,行业也处在了“转型与升级的深水区”,转型留给企业的时间不会太长,不论是终端品牌企业、制造企业,还是材料供应商企业,都要保持高度的紧迫感,如果我们把握不住未来几年的时间窗口,我们就不能在新经济环境下获得转型的成功。 
    ◆行业升级需要更多创新跨界资源的支撑
   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广泛参与,科技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,已经在重新定义“企业价值”。消费前置、创新材料、科技赋能、创新商业模式、跨界设计等等趋势的推动,都将极大地影响鞋包企业的发展。
    疫情与后疫情全球经济趋势,使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破局的关键(详见报告)